摘要:活跃A股,交易端“放大招”,1股能交易,两交易所允许碎股申报,ETF也有新举措
财联社8月10日讯(记者 刘超凤)活跃资本市场,沪深交易所纷纷推出交易端“利器”。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8月10日,沪深交易所同一天推出“交易端”改革重要举措,增强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信心。
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主要推出三方面举措:一是研究优化沪深主板和创业板申报数量限制,允许沪深主板和创业板股票、基金等证券的申报数量可以以100股(份)起、以1股(份)为单位递增;二是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对盘中交易价格的冲击;三是优化交易监管,提升监管透明度。
允许零股申报,优化交易机制
在证券市场发展早期,为便利交易撮合处理,通常规定订单申报需以整手为单位,即一手(常见为100股)或其整数倍。目前沪市主板仍沿用该做法,即股票、基金、存托凭证等证券的申报数量应为100股(份)或其整数倍。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自动化电子交易的飞速发展和效率提升,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改进,整手交易的必要性逐步减弱,降低最小交易单位成为境外市场的普遍趋势,许多市场将最小交易单位调整为1股。
因此,科创板设立时也取消了100股整数倍的要求,申报数量在200股以上可以以1股为单位递增,如201股、260股等。科创板差异化安排实施后,市场反响较好,有助于提高交易便利性,增加市场流动性。
一是有助于便利投资者交易。主板股票由于送股、配股、转股等情况下可能产生零股持仓,因此交易规则允许零股一次性申报卖出,而买入申报仅能为100股的整数倍。在对手方为零股卖单时,投资者依然只能申报整手买单,因而无法避免部分成交,可能导致交易不便。此外,零股交易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例如投资者资金原可买入150股,而限于规则仅可买入100股,尤其是针对资金规模相对有限的中小投资者以及交易价格较高股票时。
二是有助于提升主板流动性。允许零股申报能更好适配投资者交易需求,可以降低投资者交易高价股的交易成本。在美股市场,非整手订单申报及交易占比持续攀升。根据SEC统计,2022年6月美股的零股交易量占比达到约19%,其中股价位于前10%股票的零股交易量占比超过39%。从国内市场实践情况看,投资者对科创板股票的零股申报需求较大,而主板市场有大量中小投资者,其资金规模有限,对零股申报将有更大需求。若将最小交易单位改为1股,则可能增加零股部分的申报数量,进一步提升主板流动性。
三是可降低ETF的跟踪误差。在根据指数权重计算ETF申赎所需成分股数量时,可能存在所需部分成分股数量包含零股情况。由于主板股票以100股为最小交易单位,使得ETF申赎的成分股需要经过计算取整,与实际按指数权重计算的股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将主板股票的最小交易单位改为1股,可有效降低ETF成分股权重与指数权重之间的差异,减少跟踪误差,提升ETF运作管理效率。
不少投资者纷纷表示,“证券账户里面的零钱有去处了。”甚至也调侃“买得起茅台”了。支持零股、碎股申报,有助于提升交易的笔数、活跃市场,投资者目前较为看好券商股行情。
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
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指在竞价交易结束后,投资者通过收盘定价委托,按照收盘价买卖股票的交易方式。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在竞价撮合时段之外以确定性价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于减少被动跟踪收盘价的大额交易对盘中交易价格的冲击。目前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仅适用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ETF无法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从科创板的实际情况看,盘后固定价格交易运行平稳,为投资者交易提供了便利,发挥了一定作用。若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对ETF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降低大额交易对价格的冲击。ETF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能够在不影响盘中交易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额交易通道。例如在投资者进行ETF申赎套利等交易时,存在ETF大额买卖需求,若该部分交易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能够减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市场稳定,提升市场定价效率。
二是延长交易时间,便利投资者交易。目前盘后固定价格交易15:30结束,较竞价交易延长了半小时的交易时间。ETF开通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一方面可以满足投资者盘后交易的需求,增加投资者交易时间,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投资者投资便利度;另一方面,在ETF纳入港股通标的后,境外投资者可以参与ETF交易,开通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可以与境外市场交易时间衔接,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进优化交易监管
优化交易监管是上交所推动活跃市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沪深交易所均表示,将坚持规则监管、精准监管,平衡好保持交易通畅和打击恶意炒作,着重对异常交易行为或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防范交易风险,守牢监管底线,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持续推进监管标准公开,发布交易监管业务规则英文版本,加强规则宣传与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明确市场预期,提升监管透明度。
一是平衡好保持交易通畅和打击过度投机,保障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市场人士表示,上交所的相关表态,表明在后续的交易监管中将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不干预正常交易、保障合理交易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着重对过度投机、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权益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监管。上述举措,将有利于防范过度投机风险、打击违法交易行为,为市场交易活跃、运行有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
二是发布交易监管业务规则英文版本,提升外资交易便利性。
早在2019科创板设立时,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便公开了异常交易监控标准。今年2月份,为提升全面实行注册制下的股票异常交易监管透明度和规范性,上交所制定发布《主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公开主板股票典型异常交易行为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并同步修订了《科创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后续,发布相关业务规则的英文版本,完善简明友好型规则体系,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外资交易的便利度,为外资积极参与A股交易营造更加友好的制度环境。
三是加强交易监管规则宣传,进一步明确市场预期。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交所面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机构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合规交易和业务规则培训,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监管理念,解读监管规则,对市场明确监管预期、规范自身交易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随着上交所规则宣传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将有效提升市场主体对交易监管的可预期性和认可度,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夯实广泛的市场基础。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