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首只千亿权益ETF来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仅用6个交易日完成900亿到千亿狂飙
财联社8月8日讯(记者 闫军)见证历史!A股首只千亿规模权益ETF来了。
截至8月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为250.15亿份,总规模突破1015.61亿元。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过千亿的权益ETF。
公开资料显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于2012年5月4日成立,是国内首只跨市场ETF,今年7月31日规模达到900亿后,该ETF仅用5个交易日就完成了千亿规模跨越。
沪深300指数是市场主要宽基指数之一,由沪深两市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前300只股票组成,指数市值覆盖了超过50%的沪深股票市值,该指数也是境内外投资者参与A股投资的重要工具之一。
对于A股市场首只千亿权益ETF的诞生,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与国内ETF市场二十年发展的必然,不久的将来,当前包括华夏科创50ETF、华夏上证50ETF等超过500亿管理规模的“巨无霸”们也将有望冲击千亿规模。
仅6个交易日完成900亿到千亿狂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7月31日规模突破900亿后,管理规模迅速提升。仅用6交易日便突破了千亿规模。
对于规模增长迅速的原因,一方面是近期沪深300指数走强,受益于此,沪深300ETF自身净值的提升,比如7月24日至8月4日期间,沪深300ETF涨幅5.24%;另一方面,市场在地产、大金融、大消费等蓝筹股迎来强劲反弹,业内大佬看好沪深300慢牛行情,投资者跑步入场。
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为何能够率先破千亿纪录?这是因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特质决定,该指数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指数市值覆盖量超过了50%的沪深股票市值,因此,沪深300指数一直以来都是表征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最佳指标,也是全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宽基指数。
沪深300指数生态圈建设更加完善,包括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ETF期权等在内的配套衍生品市场活跃,配置、交易、套利、风险对冲等多种投资策略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基于沪深300指数的行业生态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标的选择以及投资策略构建。
截至今年8月1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合计规模达到1896亿元,占非货ETF总规模的11.28%,在所有指数中遥遥领先,很好体现了投资者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客观需求。如果将范围扩大,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境内外公募产品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除了境内公募产品,还有31只境外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在全球15个国家或地区交易所上市。
前7月ETF达1.68万亿,“巨无霸”阵营壮大
“巨无霸”权益ETF的出现是国内ETF市场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的必然。我国ETF市场自2004年起步后便进入了相对漫长的积累期,2019年时全市场非货ETF总规模为6167亿元,随后开始越过“奇点”,进入大发展时期,持有人户数显著增加。2020和2021年规模增速分别为37.06%、32.44%,成功突破万亿大关。
今年来,随着资本市场信心有所修复、结构性投资主线纷至沓来、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加速推进、机构配置需求显著抬升,前7个月ETF总规模推高至1.6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5.77%。增长速度快是事实,但是ETF渗透率依然较低,截至7月底,全市场沪深300ETF合计不到1900亿元的规模,相对沪深300超过50万亿的市值,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除了沪深300ETF,当前A股超过500亿管理规模的“巨无霸”还有华夏科创5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即将触及500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突破400亿元,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国泰证券ETF和华夏恒生互联网ETF管理规模也突破300亿元。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ETF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可能主要体现在供需两个方面。
在产品供给方面,虽然ETF在宽基和主要细分行业布局已经较为充分,但仍有拓展空间:首先,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可能不断形成全新的行业或者主题,对基金公司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我国跨境ETF仅覆盖香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市场,很多具备较大发展和投资潜力的新兴市场均未覆盖,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未来有望成为国内ETF产品的重点布局方向。
第三,部分优质赛道目前所对应的ETF产品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作为配置工具存在容量有限的问题,如何实现这类产品从“有”到“优”的转变,增强其承接投资需求的能力,也是基金管理人可以发力的方向。
在投资需求方面,各类投资者在日益成熟之后都会产生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诉求,基金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公司各方合力,通过市场动态更新、投资观点输出、择时交易建议、配置方案定制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优化ETF投资体验,在主要市场参与者产品布局的“硬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借助服务的“软件”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以此撬动更为广泛、更具黏性的ETF投资需求。
ETF在大资管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美国等海外成熟市场来看,过去十年间,数万亿美元涌入美国ETF,小摩甚至预测,美国ETF市场将在五年内翻番至15万亿美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资管行业也正在向美国的发展历程靠近,ETF也将迎来更大发展。原因在于ETF在资管新时代中将更多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这也契合当前监管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要求。
在融资端,ETF作为资金方,证券配置比例有严格的下限要求,从而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稳定的长期资金,在市场承压时将有效发挥“锚”和“缓冲垫”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市场整体波动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投资端,ETF作为资产方,以一揽子证券的形式,为包括个人和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创设了相较于单个证券而言非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收益特征更为优化的可交易资产,大大拓展了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选项。
从这个角度来说,业内人士指出,与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社交、点评类APP类似,ETF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网络效应”和“聚集效应”,即ETF产品数量越多,可供投资者使用的基础“模块”越丰富,最终能够构建的投资组合数量就可以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其中每个ETF产品的潜在价值也都会有所提升。
此外,随着养老投资规模大幅增加以及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显著提升,这也将成为ETF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养老投资具有资产配置属性强、投资周期长、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ETF则能够很好地适配这些需求。
究其原因,一是绝大多数ETF产品属于被动投资基金,所有投资行为均基于指数编制规则,投资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长期保持稳定,能够有效降低养老资金实践资产配置策略的不确定性;二是ETF产品种类繁多,在数十年产业升级和行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还会有更多的产品问世,为养老资金源源不断地提供投资工具,始终保持可选ETF产品库的全面与充实;三是ETF持仓分散度高,特殊的申购赎回和交易机制又确保了较低的流动性风险,最大程度保障养老资金的投资安全。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