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石化产融养老公司元勋:专业化运作打造一流央企养老金管理平台
财联社6月2日讯(记者 闫军)近日,由济安金信、财联社强强联合主办的养老金产品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养老金产品及管理人“群星汇”颁奖典礼于深圳前海举办。
中石化产融养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元勋在会上做了《大型央企养老金管理实践与思考》主旨演讲。元勋指出,中石化企业年金计划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央企年金计划之一,为有效提高企业年金的运营管理效率,中国石化成立了中石化产融养老有限公司,旨在通过专业化、公司化运作,不断提高养老金的运营管理效率和投资管理效率。
本次评奖由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评选,学术支持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本届论坛得到深圳市宝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朱云副区长莅临论坛现场致辞,向参会资管行业嘉宾全面介绍宝安区发展战略蓝图。
成立专业化运营平台提高年金投资管理效率
目前多数央企、国企的年金计划主要委托给专业的法人受托进行管理,部分大型央企年金计划采用理事会受托方式进行管理。元勋指出,经过十多年的运作与优化,部分央企的年金管理也取得一定的历史成效,例如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企业年金管控体系,建立了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资金运作机制,实现了企业年金新老制度的平稳衔接,完善了职工薪酬福利保障体系。
元勋认为,当前采用理事会受托模式下的央企年金计划依然面临运营端和投资端两方面的问题。
在运营端,如何用好未来年度的现金流数据,预测各年度收支情况以及收支拐点发生时间至关重要,这将对年金资产配置乃至投资运作效率和收益目标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年金账户管理系统需要不断迭代,以适应投资管理模式的变化。
在投资端,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在年龄构成、投资风险偏好等存在巨大差异,目前多数央企没有对职工进行分类管理。在投资端,面临年金投资目标与资金属性不匹配,考核导向不清晰;多数央企年金理事会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投研能力普遍缺乏,缺少体系、专业人员支持;在组合层面的调控手段和分析工具不足,导致组合管理常常有心无力、隔靴搔痒;在可投资的资产范围内,挖掘差异化资产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为推进中国石化集团企业年金运作更加高效、专业,突破制约集团年金发展的瓶颈问题,助力第三支柱事业发展,中国石化于2022年8月成立了中石化产融养老有限公司。公司按照“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收益”的要求,遵循“高度安全、稳健投资”的运营原则,与各投管人、账管人、受托人合作,在资产配置、投资监督、风险管控、账户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运作,努力打造央企一流的企业年金管理运营平台,不断提高广大集团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适合央企自身特点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
根据国内外的实证研究,资产配置是影响年金计划投资收益的核心因素,大型央企年金计划有必要也必须要在资产配置方面下足功夫,尤其是战略资产配置(SAA)、战术资产配置(TAA)以及再平衡三方面的工作。
元勋进一步阐述,在战略资产配置方面,确定好收益目标与风险偏好,加强资产类别的研究,拓展资产类别并降低其相关性,建立稳定的资产配置模型,输出计划层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在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部分,结合宏观研判进行年度的战术资产配置,在再平衡阶段,通过直接再平衡和间接再平衡等方式来管控计划层保持在正常轨道。
目前,市场上有两类机构的养老金投资管理经验值得各大央企年金理事会借鉴学习,一个是全国社保理事会,二是专业的法人受托机构。这两类机构的投资管理体系各有特色,但由于制度性限制、机构属性、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都无法为央企年金理事会拿来照搬照抄。中石化将在充分吸收两者先进经验的前提下,取长补短,通过建立与整合专业化的自主投配能力和MOM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具有中石化自身特色的年金投资管理体系。
建议尽快规范养老金产品管理,进一步扩大养老金产品品类
此外,元勋认为,企业年金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短期考核现象,完善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考核管理制度。企业年金的根本目的是保值增值,为广大职工守好养老钱,坚持长期绝对收益考核导向、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排名是建立科学考核体系的前提,这方面,全国社保理事会的相关制度经验值得所有央企年金理事会学习借鉴。
经过十年的发展,养老金产品的规模2.2万亿元,市场占比连续多年超过40%,已经成为养老金投资的有效投资工具。在元勋看来,在大型央企年金的投资管理中,养老金产品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配置工具,也是平衡不同风格管理人之间的重要抓手,呼吁和推动养老金产品的规范发展,更好地推动养老金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