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国家外汇局公布的3月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606亿美元,较年初下降473亿美元。此前,2月环比下降88亿美元。
4月7日,国家外汇局公布的3月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606亿美元,较年初下降473亿美元。此前,2月环比下降88亿美元。
虽然3月外汇变动较大,但随着近期全球金融市场企稳,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外储仍有望保持总体平稳基调,守住3万亿美元关口并无太大压力。
3月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加剧
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年初降幅1.5%,但考虑到当月疫情蔓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巨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降幅仍在预期之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分析,由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加剧,需求减弱导致真实贸易受到影响,恐慌情绪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非美元资产价格整体跌幅较大,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回落。但也要看到,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给国际上很多机构投资者都造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虽有所下降,但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月度间波动属于正常现象。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持同样观点,3月,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美元指数走强,部分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下跌,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外汇储备规模有所下降。
不过,具体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动因素看,估值变动是主因,但也有市场结售汇因素的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表示,3月外储下降符合预期,其原因主要是由全球流动性紧张背景下美元回流导致的。
二是企业资产负债配置正常调整导致的。3月美元指数在美元回流、避险情绪驱动下,一度涨至103附近,创两年多以来高点,月度升值0.85%,连续3个月升值,市场购汇需求增加。部分企业为了应对潜在的美元荒问题,提前购汇偿还美元贷款或增加进口预付款规模。
三是居民美元购汇增加导致的。全球疫情蔓延下,除美元外所有风险资产价格全部下跌,进一步凸显了美元的避险属性,居民持有美元的需求增加。因此,上述三方面的原因叠加,导致3月外汇储备明显下降。
外储规模有望保持稳定
就今后外汇储备规模趋势,王春英预计,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国内实体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和改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支撑。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同样指出,“下阶段将是疫情控制之后的经济恢复期,但全球疫情反复,不确定性强,加之隔离措施加强,贸易部门仍然承压,短期内黄金、美债等国际资产价格波动也将对外汇储备增长造成一定压力,因此不用过度解读月度外储的变化,全年外汇储备预计受贸易回暖等因素影响而保持稳定水平”。
从银行结售汇的角度看,短期内代客结售汇预期仍将持续逆差,从而对外储构成一定压力。王有鑫称,美元持续保持在高位,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仍有继续恶化的可能,美元的避险需求仍然存在,尤其是没有与美国建立货币互换机制的外围国家的美元流动性紧张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因此在未来几个月企业结汇会比较慎重,购汇需求仍将保持在高位。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分析师,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渐发力,经济出现积极改善,对外汇储备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人民币资产避险特征逐渐显现。3月末,境外机构托管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到19578.17亿元,环比增加62亿元,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的连续16个月增长;4月以来,北向资金重新净流入,本月前4个交易日已累计净流入近200亿元。
“这说明国际投资者仍然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较强。”该分析师表示。
此外,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恐慌情绪的消化,该分析师认为,美元指数将有所回落,非美元资产价格逐渐修复,也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估值上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将保持平稳,跨境资金流动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稳定,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冲击。”
由此可见,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仍然具有稳定基础。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渐乏力,经济出现积极改善的信号,对外汇储备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人民币资产避险特征逐渐显现。即使在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时期,我国金融市场波动有限,人民币对美元虽有所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升值。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