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全球经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常务董事Ravi Menon先生于2019年2月27日花旗银行第十六届亚太投资者会议上的炉边谈话
“2019年全球经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常务董事Ravi Menon先生于2019年2月27日花旗银行第十六届亚太投资者会议上的炉边谈话
问题:全球经济在美国和中国经济同步放缓的情况下有多脆弱?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其它国家是如何应对这种环境的?各国必须采取何种政策来建立韧性?
全球经济增长正在缓慢下滑,但不会硬着陆。
·我们经历了两年的强劲增长,世界许多地区都超过了趋势水平。
·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朝着更可持续的速度发展,这种放缓已经开始。
·我们预计今年全球GDP将增长3.5%,仅略低于2018年3.7%的预期,也高于截至2016年的三年间的3.4%的平均水平。
美国经济仍处于良好状态。
·预计美国201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4%,仍高于潜在增长率。
·预计财政刺激的效果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消退。
·就业增长保持健康,这将维持家庭支出。
·私人投资是一个问号:最近政治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正在进行的放松管制将支持某些部门增加资本支出。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可能会以更可持续的速度企稳。
·中国面临三大经济逆风因素——去杠杆化经济的滞后效应、全球制造业周期趋于成熟、美国贸易关税的影响,包括对生产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消费者和投资者情绪的间接影响。
·但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有助于避免经济增长急剧减速。货币政策已经放松,我们已经看到了信贷创造复苏的迹象。在基础设施支出的推动下,财政政策也在提供支持。
·中国经济预计在2019年增长6.2%,低于去年的6.6%。增长放缓的程度并非微不足道,但也没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2019年令人担忧的不是总体增长率。
令人担忧的是,发达经济体的下行风险增加,政策缓冲有限。
首先,下行风险。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正处于2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贸易紧张显然是不确定性的一个来源。
美中贸易谈判尚未达成协议。
最近的信号令人鼓舞,但谈判破裂和关税进一步升级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进而可能对整个亚洲的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
贸易风险不仅限于美中之间。
美国对从欧盟(EU)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汽车是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是另一个潜在风险来源。
关键风险事件是英国退欧。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英国和欧盟能够在3月29日的最后期限之前达成协议。
意大利也值得关注。经济正在衰退。这是在政府债务持续高企、银行体系尚未从上次危机中恢复的背景下发生的。
第二,有限的政策缓冲。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正在放缓,刺激政策的空间很小。
·在欧洲,增长周期正在放缓,而利率仍为负。公共财政的巩固需要意味着财政扩张的空间有限。
·美国拥有更多的货币政策缓冲,但也仅此而已。财政子弹已经射出。
·如果我前面提到的基准增长预测是正确的,那么有限的政策缓冲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如果经济放缓加剧,也就没有多少安全网。
这一切对亚洲意味着什么?预计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将保持稳定。
·不利的一面是,出口随着全球经济和IT周期的成熟而放缓。
·从积极的方面看,国内需求仍有弹性,劳动力市场活跃,油价下跌应会提振经济活动。
·随着资本在2018年大幅外流后恢复流入,今年的金融环境有所放松。
除了美中贸易冲突的影响,亚洲新兴市场的关键风险是杠杆。
·亚洲一些国家的杠杆率大幅上升——有些国家是企业杠杆,有些国家是家庭杠杆。
·过度的杠杆可能成为金融不稳定的一个根源,尤其是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或利率大幅上升的话。
·政策制定者必须取得平衡,确保支持增长的措施不会增加经济中的金融过剩。
但与10年或20年前相比,亚洲拥有强大的缓冲,如今对外部冲击的弹性也更强。
·大多数亚洲新兴国家:
经常账户盈余
拥有相对于进口和短期外债的健康外汇储备
汇率更加灵活
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应对不稳定的资本流动
与全球经济一样,新加坡经济也在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去年经济表现良好,增长3.2%。
·今年,外部需求将趋于疲软,反映出全球GDP增长放缓和全球科技周期趋于成熟。
制造业和贸易相关行业将受到最大的外部拖累。
在正在进行的数字转型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业的增速可能继续超过整体经济增速。但增长将低于去年,反映出信贷需求(尤其是来自亚洲地区的信贷需求)减弱。
官方预测今年的GDP增长将在1.5-3.5%之间。
·增长可能接近这一区间的中点,甚至可能更低。
·这不是一个坏结果。这将使GDP水平更接近其潜力。没有必要刺激经济。
如果经济放缓加剧,新加坡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将使其具备承受冲击的弹性。它也有相应的政策空间来减轻影响。
问题:东盟能否通过生产转移/替代效应成为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净受益者,还是收入效应相对于替代效应过大?
简而言之,现在就断言东盟是否会成为美中贸易紧张关系的净受益者还为时过早。直接的影响显然是负面的:没有赢家。
东盟国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从美中贸易紧张关系中获益:短期内的贸易转移和中期的供应链重组。
·当美国和中国增加从东盟的进口,并因征收关税而减少彼此的进口时,就会发生贸易转移。
·供应链配置发生在生产网络从中国转移到东盟国家的时候。
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税,似乎有一些贸易转移到了亚洲国家(地区),但这种转移并不大,可能不会持续下去。
·韩国和台湾(地区)似乎受益于美国关税所针对的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替代供应商。
·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似乎也从贸易转移中受益,它们对美国出口的受关税影响的产品·增长相对强劲。
·但这些影响似乎已经在逐渐减弱。
至于供应链重组,人们听到的都是这种转变的轶事,但数据中什么也没有发现。
·美国商会中国分会(AmCham China)和美国商会上海分会(AmCham Shanghai)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企业中,近五分之一已经搬迁,或正考虑将中国的制造设施迁往东南亚。
·这些计划是否得到贯彻还有待观察。很少有国家能比得上中国的规模。
·到目前为止,流入东盟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尚未出现决定性的回升。
·这并不奇怪。转移生产设施代价高昂,不会因短期因素而轻率地进行。转移这些设施也需要时间。
·鉴于美中贸易谈判仍在进行,多数企业可能会采取观望态度。
如果谈判破裂,关税被证明是永久性的,那么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以外国家的动力将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关税将加快这一进程。由于中国相对于其它地区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一进程已经开始。
·一些东盟国家可能会从中受益,因为制造商在中国以外寻找其他成本更低的地点,同时规避关税。
·哪些国家从中受益取决于谁在生产受影响的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以及谁能够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
但直接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东盟国家将受到美中贸易冲突的负面影响。
·围绕贸易的不确定性加剧,已经开始侵蚀该地区的商业信心,抑制整个地区的投资。
·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因关税而放缓,那么对东盟的负面“收入”影响,可能要大于贸易转移或供应链重组带来的任何正面替代效应。
·中国即使不是东盟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经济放缓将对东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简而言之,对于一个依赖开放和自由贸易实现繁荣的地区来说,关税是一个净负面因素。
问题:对全球央行政策的预期已转向鸽派倾向,尤其是美联储上月的声明。在亚洲地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从紧缩转向中性倾向,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意外降息。鉴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温和的通胀趋势,你认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地区会有更多央行效仿吗?
各国央行最近的行动和声明与它们的经济状况相符。
·经济增长已经见顶,正在放缓。通货膨胀虽有所上升,但仍属良性。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我们可以暂停一下,看看数据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简而言之,从美联储(Fed)到欧洲央行(ECB)再到英国央行(BOE),各国央行正在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和灵活性。
美联储决定对未来的政策变化采取观望态度,当然是这种新情绪的最重要表现。
·这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未来加息步伐及其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担忧。
·它还导致全球金融状况显著缓解,并在短期内提振了市场情绪。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投资的影响预计将是温和的。过去10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对资本支出的影响有限,资本支出仍受到政策确定性、人口结构和生产率增长等实际因素的驱动。
·我认为,美联储仍对双方的风险保持警惕:增长放缓幅度超过预期,以及通胀意外上升。它将准备好朝任何一个方向发展。
美联储暂停加息导致的全球金融环境的缓解,将为亚洲提供一些喘息空间和政策空间。
·去年,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剧,导致亚洲各地的金融状况趋紧。
·在亚洲国家迅速采取措施提高利率和减少进口密集型财政支出之后,经常账户和汇率面临的压力已经减轻。
·如今,美国暂停收紧货币政策,缓解了全球金融环境,并让亚洲各国央行有更多空间根据国内通胀和增长因素调整货币政策。
不过,各国央行必须仔细评估风险的平衡。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会破坏近期在恢复汇率稳定方面取得的成果。
至于新加坡,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目前贸易加权汇率的设置仍然是适当的。我们在4月份将做什么是另一回事,这取决于当时的增长和通胀前景。
·正如我早些时候所说,我们预计今年的GDP增长将接近官方预测1.5%至3.5%区间的中点。较去年增长的放缓将使经济更接近其潜在路径。
·通货膨胀继续按照我们的预期发展。上个月,MAS的核心通胀率达到1.7%。这在MAS 2018年10月货币政策声明中宣布的全年1.5%至2.5%的预测范围内。
最近公布的预算的影响不会改变增长或通胀的前景。
·尽管政府预计该预算将出现赤字,但到2019财年,衡量某一年实际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的财政刺激力度将是中性的。
·预计预算中宣布的措施对今明两年的核心通胀率影响不大。
问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前景已经改变。在我们迈向量化紧缩之际,你认为世界上哪些地方正在酝酿金融脆弱性?
关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最终结果,有两件事值得记住。
首先,美联储已经改变了先前的指导方针,缩减资产负债表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美联储已经发出信号,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将比预期提前结束。
·美联储还表示,如果未来的经济条件允许,它准备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构成。
·这表明,美联储流动性撤出的规模可能小于早先的设想。
第二,美联储没有改变资产负债表每月减少至多500亿美元的政策。
·这意味着,流动性状况的路径仍在收紧轨道上,长期利率可能会回升至更高水平。
·各国央行、监管机构和分析师一直在发出警告,称实体有必要降低杠杆率,但这些警告仍然有效。
我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主要金融市场。
·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相比,金融业的杠杆率已经大幅下降。
·由于危机后的监管改革,关键金融机构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能力有所增强。
但在世界许多地区存在着金融脆弱性。
·随着流动性状况逐渐收紧,它们值得密切关注。
这些漏洞的根本原因是杠杆。
·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今天的世界整体负债水平更高。
在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在多年极低利率的刺激下大幅上升。
·其中一些债务的承销相当疲弱。
·如果商业环境恶化,现金流枯竭,企业债务违约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不太可能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但可能造成混乱。
一些亚洲经济体的杠杆率也大幅上升——有些是企业杠杆,有些是家庭杠杆。
·企业盈利并没有随着杠杆率的上升而上升,这表明在利率压力下偿债能力较弱。
·在低利率的支撑下,美国家庭的杠杆率提高了,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房价冲击的影响。
·如果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或利率大幅上升,这些高水平的杠杆可能引发金融压力——同样,这种压力并非系统性的,但仍然令人头疼。
本文翻译为外汇天眼提供,原文出自新加坡金管局官网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我们很荣幸地分享, AUS GLOBAL 作为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的受邀嘉宾,于2024年6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圆满完成了此次盛会的重要任务。此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政要和知名商业人士,共同探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
Power Trading
Power Trading
本周,英国将公布重要经济指标